第一章 专项简介
一、专项目的意义
根据本专项在资金安排、进度及目标上的要求,鉴于我市在中药产业方面现有的基础、优势及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重庆)基地建设的需要,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突出重点”的原则,本专项“十一五”先期支持中药现代化。
围绕我市社会经济发展及中药产业发展的需求,通过整合资源,在“中药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创新药物研发与产业化”、“黄连综合开发及优势区域产业发展”、“中医药资源信息共享体系建设”等4个主题开展联合攻关,推动我市中药产业核心竞争力逐步增强、经济增长方式逐步转变、产业逐步升级、对我市经济贡献率逐步提高。
二、专项总体目标及实施年限
1、专项总体目标
建立“中药良种选育与评价技术研究中心”和“现代中药制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开展相关基础及应用技术研究。
完成2-5个创新中药新药研制及产业化、1-2传统中成药的二次开发与产业化扩张,推动我市医药产业产品技术结构得到明显优化、产业产值与经济效益得到明显增长和提高。
通过对黄连进行综合开发利用研究及优势区域产业发展推进,形成以黄连为主要原料的降糖产品1个、黄连须根深加工产品2个、降血脂黄连素衍生物1个;培育中药材产业基地区(县)5—10个,建成金银花、白术、青蒿等规范化种植基地。
建成“重庆中药现代化网站”,出版《重庆中医名医名方》、《重庆中药》、《三峡中草药资源》,实现中医药科技、市场需求、中药信息等资源共享,提高和扩大重庆中医药产业知名度及对外开放度。
通过建立和完善重庆医药产业科技创新体系、产品技术结构优化与产业扩张、推动制药工程技术进步,打造1-3个渝药品牌品种,实现新增产值 30—35亿元,新增利税3.9—4.7亿元,实现我市医药产业产值、利税及利润翻番。
2、实施年限
2008年8月~2011年12月
三、专项主题及项目设置情况
本专项共设4个主题14个项目:
主题1:中药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项目1:中药良种选育与评价技术研究中心
项目2:重庆现代中药制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主题2:创新药物研发与产业化
项目1:注射用参麦皂苷产业化示范研究
项目2:治疗肺癌中药新药产业化示范研究
项目3: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中药注射剂产业化研发
项目4:治疗糖尿病肾病中药新药产业化研发
项目5:茅莓总皂苷制备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药物的研究
项目6:治疗细菌脓毒症中药一类新药的研制
项目7:藿香正气液规模化生产工艺及质量控制技术研究
项目8:昆明山海棠片质量标准提高与扩大适应症研究
主题3:黄连综合开发及优势区域产业发展
项目1:黄连综合开发利用
项目2:优势中药材区域基地建设
主题4:中医药资源信息共享体系建设
项目1:“重庆中药现代化网站”建设
项目2:重庆中医药历史挖掘与利用
第二章 申报须知
一、申报要求
1、凡在重庆市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事业单位均可申报。鼓励企业牵头申报,或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联合申报。项目联合申报方必须签订共同申报协议,明确规定各自所承担的工作和责任,作为申报书的附件。
2.项目负责人具有与项目相关的研究经历和积累,在本研究领域有一定的学术地位和技术优势,并具有良好的信誉度以及完成项目所需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 3、项目负责人承担的市级在研项目数不超过2项,本年度申请的项目数不超过1项。
二、申报资料
请从市科委网站(www.cstc.gov.cn)“下载中心”直接下载相应的科技计划项目申请书。所有项目全部实行网上申报(网上申报流程见附件),并同时向市科委科技项目管理服务中心提交纸质立项申请书及相关材料。
三、申报程序与时间
1、请将有关项目申报材料于2008年9月10日前报市科委科技项目管理服务中心,过期不再受理。
联系电话:67512626
联系地点:重庆市渝北区新溉大道2号科技大厦1楼
2、有关项目申报具体事宜请与市科委社发处联系。
联 系 人:刘从军 黄 昕
联系电话:67512607 67515703
传 真:67611615
电子信箱:cqkwsfc@163.com
联系地址:重庆市渝北区新溉大道2号科技大厦16楼
第三章 项目具体内容
一、中药良种选育与评价技术研究中心
1、项目类别和性质:科技能力建设
2、拟资助强度:100万元
3、研究内容:以我市地产道地药材、大宗药材及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中药材品种黄连、青蒿、白术、丹皮、川党参等为研究对象,围绕中药材良种选育的重点方向开展研究工作,建立中药良种选育技术平台,为重庆中药产业发展需求提供技术支撑。
4、研究目标与经济技术指标:建立种质资源圃、药材相关质量标准体系与检测技术规程、药用植物优良品种的评价技术体系和评价方法、适宜不同药用植物特点的品种审评方法和审评制度及系统的规范化种植技术体系。
5、实施年限:2008年~2011年
6、项目组织方式:定向组织
二、重庆市现代中药制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项目类别和性质:科技能力建设
2、拟资助强度:100万元
3、研究内容: 针对我市中药制药工艺相对落后等问题,重点开展中药提取关键技术研究、中药分离关键技术研究及中药质量控制技术研究等。
4、研究目标与经济技术指标:解决一批中药制药共性关键技术,建成中药提取及分离纯化工艺生产应用平台和配套的质量分析检测技术平台,构建中药生产中的关键共性技术-中药提取、分离纯化及质量检测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并应用于实际生产中,完成3—5个中药新药的萃取技术工艺优化。
5、实施年限:2009年~2011年
6、项目组织方式:定向组织
三、注射用参麦皂苷产业化示范研究
1、项目类别和性质:重点攻关项目
2、拟资助强度:70万元
3、研究内容:通过对注射用参麦皂苷原料药和制剂大规模生产关键技术研究,筛选同时测定5种人参皂苷成分和3种麦冬皂苷成分的色谱方法,新确证1-3麦冬皂苷成分化学结构,显著提升质量控制水平关键技术及标准。
4、研究目标与经济技术指标:质量标准达到国家最新标准要求,完成IV期临床试验,实现注射用参麦皂苷产业化,建成规模化生产线至少1条,年销售额不低于0.5亿元,申报专利一项。
5、实施年限:2008年~2010年
6、项目组织方式:自由申报
7、企业牵头,联合高等院校申报。企业配套经费原则上不低于1:1。
四、治疗肺癌中药新药产业化示范研究
1、项目类别和性质:重点攻关项目
2、拟资助强度:70万元
3、研究内容:完成处方中制首乌、红参等2/3药味定性鉴别和1/2药味中主要有效成分色谱测定方法,建立质量标准,进行生产制备工艺优化、完善生产质量标准、药品稳定性考察试验、Ⅱ期及Ⅲ期临床研究,完成新药SFDA注册申报。
4、研究目标与经济技术指标:取得国家药监局生产批文及新药证书,获国家发明专利1~2项,实现产业化,年销售额不低于0.5亿元。
5、实施年限:2008年~2010年
6、项目组织方式:自由申报
7、企业牵头,联合高等院校申报。企业配套经费原则上不低于1:1。
五、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中药注射剂产业化研发
1、项目类别和性质:重点攻关项目
2、拟资助强度:50万元
3、研究内容:通过优化生产制备工艺,使原料药中有效成分提取转移率达至80%以上,筛选出1-2种主要药效成分最佳制备技术,确证1-2种主要药效成分化学结构,建立主要药效部分色谱鉴别和色谱测定方法,质量标准及药品稳定性研究。
4、研究目标与经济技术指标:显著提升质量标准,获国家发明专利一项,完成临床试验,申报生产,并实现产业化,年销售额不低于0.5亿元。
5、实施年限:2009年~2011年
6、项目组织方式:自由申报
7、企业牵头,联合高等院校申报。企业配套经费原则上不低于1:1。
六、治疗糖尿病肾病中药新药产业化研发
1、项目类别和性质:重点攻关项目
2、拟资助强度:50万元
3、研究内容:通过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等工艺及有效分离技术,从牛蒡子中筛选出对糖尿病肾病具有明确疗效的活性成分,进行制备工艺研究、质量综合评价新模式的研究及药理毒理等研究,开展临床试验。
4、研究目标与经济技术指标: 获国家专利一项,研制出治疗糖尿病肾病中药新药,完成临床试验,获得新药证书或生产批件,实现产业化,年产值不低于0.5亿元。
5、实施年限:2008年~2010年
6、项目组织方式:自由申报
7、企业牵头,联合高等院校申报。企业配套经费原则上不低于1:1。
七、茅莓总皂苷制备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药物的研究
1、项目类别和性质:重点攻关项目
2、拟资助强度:40万元
3、研究内容:进行茅莓总皂苷化学成分、化学理化性质、标准品及其标准研究,开展总皂苷薄层色谱鉴别、总皂苷及主要成分色谱测定方法研究,进行茅莓总皂苷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药效学、毒理和一般药理学研究。
4、研究目标与经济技术指标:确证1-2种主要药效成分化学结构,筛选出最佳制备技术,建立原料药和制剂质量标准,进行初步稳定性考察,完成主要药效学、毒理和一般药理学研究,获得临床批件。
5、实施年限:2008年~2011年
6、项目组织方式:自由申报
八、治疗细菌脓毒症中药一类新药的研制
1、项目类别和性质:重点攻关项目
2、拟资助强度:40万元
3、研究内容:通过对抗炎中药活性成分的筛选,分离出具有治疗脓毒症作用的单体化合物,筛选出最佳制备技术,进行标准品及其标准研究,建立原料药和制剂质量标准,进行初步稳定性考察和主要药效学、毒理和一般药理学研究。
4、研究目标与经济技术指标:申报专利1~2项,完成主要药效学、毒理和一般药理学研究,获得原料药与制剂,申请并获得临床批件。
5、实施年限:2009年~2011年
6、项目组织方式:自由申报
九、藿香正气液规模化生产工艺及质量控制技术研究
1、项目类别和性质:重点攻关项目
2、拟资助强度:80万元
3、研究内容:进行藿香正气液药材、中间体和制剂大规模生产关键技术优化和提升藿香正气液制剂质量控制水平关键检测技术及质量标准、产品稳定性考察研究,筛选出处方中2/3药味定性鉴别和1/2药味中主要有效成分色谱测定方法,完成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4、研究目标与经济技术指标:建立国内领先的藿香正气液制剂标准,获专利1~2项,规模化生产现代中药注射剂生产线至少1条,年销售额不低于5亿元。
5、实施年限:2008年~2010年
6、项目组织方式:自由申报
7、企业牵头,联合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申报。企业配套经费原则上不低于1:1。
十、昆明山海棠片质量标准提高与扩大适应症研究
1、项目类别和性质:重点攻关项目
2、拟资助强度:40万元
3、研究内容:通过对昆明山海棠片化学成分研究,阐明主要药效部分,筛选1-2种主要药效成分最佳制备技术,确证1-2种主要药效成分化学结构,建立主要药效部分薄层色谱鉴别和色谱测定方法,完成治疗慢性肾炎和银屑病主要药效学和临床试验研究。
4、研究目标与经济技术指标:显著提升昆明山海棠片质量标准,申报专利一项,完成扩大适应症临床研究,获生产批件并实现产业化,年销售额不低于0.5亿元。
5、实施年限:2009年~2011年
6、项目组织方式:自由申报
7、科研院所牵头,联合企业等相关单位申报。
十一、黄连综合开发利用
1、项目类别和性质:重大攻关项目
2、拟资助强度: 120万元
3、研究内容:以黄连为主要原料的降糖中药新药研究,黄连须根综合开发利用研究及黄连总生物碱提取关键技术和中试研究,黄连总生物碱为主要原料的降血脂现代中药新药的药效学和安全性评价等临床前研究,黄连素系列衍生物药效学和安全性评价研究。
4、研究目标与经济技术指标:完成以黄连为主要原料的降糖中药新药研发并实现产业化,年销售额达到0.5亿元,开发出以黄连须根为原料的动物用产品,年销售额达到0.1亿元,完成降血脂黄连素衍生物一类新药的临床前研究,黄连总生物碱降血脂中药申报临床批件。
5、实施年限:2008年~2011年
6、项目组织方式:定向组织
7、高等院校牵头,联合企业等相关单位申报。
十二、优势中药材区域基地建设
1、项目类别和性质:重大项目
2、拟资助强度:150万元
3、研究内容:开展道地优势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建设并进行推广,进行部分道地优势中药材及副产物的提取和综合开发利用关键技术研究。
4、研究目标与经济技术指标: 完成部分道地优势中药材的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规划方案,单品种推广面积达到5000亩以上。
5、实施年限:2009年~2011年
6、项目组织方式:定向组织
7、区县政府牵头,联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等相关单位申报。
十三、重庆市中药现代化信息服务体系建设
1、项目类别和性质:重点项目
2、拟资助强度:30万元
3、研究内容:采用数据库技术实现产业信息交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规范化管理、服务产业发展等功能。
4、研究目标与经济技术指标:通过整合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企业的信息平台资源,达到信息(库)资源有效利用与交流,建成“重庆中药现代化网站”。
5、实施年限:2009年~2010年
6、项目组织方式:自由申报
十四、重庆中医药历史挖掘与利用
1、项目类别和性质:重点攻关项目
2、拟资助强度: 60万元
3、研究内容:收集建国以来重庆地区历代名老中医学术经验及名方并进行规范化、科学化挖掘整理,调查研究重庆中医药的发展历史、现状、中药资源、科技教育以及重庆各医药科研机构、院校及企业的相关情况,调查整理三峡库区中药资源种类、分布、功效和开发应用情况。
4、研究目标与经济技术指标:公开发行《重庆中医名医名方》、《重庆中药》和《三峡中草药资源》。
5、实施年限:2008年~2009年
6、项目组织方式:定向组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