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省财政下达了7亿元自主创新专项资金,支持创新型安徽建设。专项资金较2012年新增了1亿元。今年的自主创新专项资金,其中省级统筹1.42亿元,支持人才、专利、平台等建设;安排市县5.58亿元,支持99个自主创新项目。从2008年首次下拨自主创新专项资金以来,该项资金共下拨35亿元。
省财政厅教科文处相关人士介绍,自2008年起,省财政设立合芜蚌试验区自主创新专项资金,每年安排5亿元,用于落实各类项目资金、资助等支出。2010年起,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和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的自主创新专项资金经过整合,增至6亿元。今年起,该专项资金又增加至7亿元。专项资金分配坚持“省定办法、市定项目”原则。项目遴选有4个标准,分别为导向性,围绕省主导产业和各市首位产业,重点支持共性技术攻关、成果引进转化和能力建设;牵动性,拉动企业和社会投入,牵动产业链形成;集成性,加强产学研合作,省市县联手;实效性,加速成果转化,培育新的增长点。
本批项目预期效益明显,将形成产业项目65个,拉动产业投资760多亿元;申请专利2041项,获得专利授权1050项,软件著作权等50多个;引进创新团队135个,引进院士和高层次专家等28人,60多家省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参与联合攻关。
近年来,财政资金的集中投入,支撑了我省科技事业的快速发展。 2012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万亿元,较2008年翻了三倍;专利授权量43278件,与2008年相比,年均增幅高达77.6%,位列全国第7位,提升了11个位次。安徽区域创新能力跃居全国第9位,较上年上升6位、位居中部地区第1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