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网站导航 邮局登录  
首  页 国家项目 省市项目 入会指南 广告服务 资料下载 产品中心
通知通告 相关政策 申报技巧 会员之家 成功案例 关于我们 软件开发
会 员 登 录  
欢迎入会,增值服务。
   
用户名:
 
密  码:
     
 申报会议通知  >>
招聘通知    
招聘通知    
招聘通知    
招聘通知    
关于开展《“十...    
  新闻快报  >>
五部门关于开展“一月一... 12-11
对安徽省认定机构2024年... 10-30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 6-27
关于建立全国政府和社会... 6-18
财政优化资源支持科技创... 5-21
 会员网站  >>
  友情链接  >>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快报  
我国首个国家技术转移集聚区正式揭牌

2013/9/25 15:53:32 由:qs 编辑 阅读:881
关键字:项目申报,项目申报咨询,国家项目,省市项目
 9月13日,北京市政府联合科技部召开“部市共建国家技术转移集聚区工作会议”,科技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曹健林,北京市副市长张工、市委副秘书长傅华、市政府副秘书长朱炎等领导,及科技部政策法规司、计划司、高新司、国际合作司、火炬中心等相关部门及直属单位,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海淀区政府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和入驻机构代表等100多人参加了工作会议。会议由北京市科委主任闫傲霜同志主持。

  国家技术转移集聚区以中关村西区为核心进行建设,是国内首个以技术转移为主要内容构建的技术转移和创新资源集散中心,是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形成国家技术转移新格局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也是加速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先机和主动权的重要途径,更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的突破口。建设国家技术转移集聚区,引领全国各地实现多元化、大规模、跨区域的技术转移格局,进一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目前,国家技术转移集聚区的重要功能性区域中国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建设已经获得了阶段性成果。

  北京市科委主任闫傲霜首先介绍了国家技术转移集聚区和中国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建设背景。2012年3月,北京市科委与海淀区政府签署协议在鼎好大厦共建国际技术转移中心,集聚国际技术转移高端资源,打造跨国技术转移的战略高地。在双方共同推动下,目前已有49家国际化创新服务机构入驻,面积1.2万平方米,服务国际技术转移作用初显。同年,科技部与北京市共同谋划在中关村西区以国际技术转移中心为核心建设国家技术转移集聚区,统筹政府与市场、中央与地方、科技与经济等各类资源与要素,优化创新环境,推动首都创新体系建设,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探索经验与路径。

  北京市副市长张工向科技部长期以来对北京科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同时指出,近年来北京市通过构建“大科技”的工作体系和发展格局,探索中央和地方协同创新的组织模式和工作机制,与科技部形成合力,服务国家创新战略的实施和促进经济社会整体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此次与科技部共建国家技术转移集聚区,是部市合力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又一有力举措。目前,集聚区建设已经取得了良好进展,中关村西区业态调整加快进行,高端创新资源集聚效应初步显现。集聚区内的企业和机构已经为集聚区的建设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希望今后在自身实现发展的同时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对国家技术转移集聚区和中国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的建设情况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国家技术转移集聚区是科技部与北京市部市会商合作的重大部署,肩负着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和技术转移政策突破的重要使命。通过与北京市共同开展国家技术转移集聚区建设,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扫除影响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的体制障碍,以开放合作为路径整合利用国际创新要素和资源,以技术转移为突破口加速科技和经济的结合,是共同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的一项具体举措。

  下一步希望各方继续加强合作,加快推进合作框架协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全力打造这张北京科技发展新名片,切实在深化我国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等方面率先突破并垂范。

  会上,曹健林副部长、张工副市长分别代表科技部和北京市签署了《科技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建设国家技术转移集聚区合作框架协议》,并正式为国家技术转移集聚区和中国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揭牌。

        
 
 
联系我们 | 入会指南 | 加盟代理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邮箱登录 | QQ交谈 |软件开发部|


版权所有©安徽项目申报咨询网 2008-2021 本网站所有新闻﹑信息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主办:合肥琴升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寿春路156号瑞景百花大厦A座2306室  邮编:230001 
 0551-62634611 62673691 E-mail:xjxdadi@163.com 
  当前在线:25人 访问总人数:12468733 人
          备案:皖ICP备19022536号-1